Kaiyun(中國大陸)开云-官方网站

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-开云官方网站登录入口
新闻资讯
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
发布时间:2025-08-14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三夏热未尽,时序已是秋。行走在长治的大街小巷,高新大道道路建设施工现场机械轰鸣,主城区雨污分流管网铺设昼夜不停,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楼院展露新颜……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“蜕变”。

  今年以来,长治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,全速推进城市更新,主城区集中开工4批43个城建重点项目,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1.42亿元,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,更让市民的生活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
  高新大道,作为长治市城建重点项目工程,全长4.75公里,双向六车道设计,将作为连接滨湖区和高新区的快速通道,为长治市的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  8月初,长治高新区高新大道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繁忙有序。施工现场的工人师傅说:“今年年底主线就能贯通,到时候上下班堵车现象就可大大缓解。”

  交通作为城市的“血脉”,其畅通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和活力。作为长治市主城区北部区域东西方向连接的关键通道,长治高新大道(滨湖大道—威远门北路)目前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65%,12月底将实现市政段主线贯通,届时将串联起滨湖区、高新区产业园区、高铁片区,促进产城深度融合。

  与此同时,省级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重点工程东南外环快速通道改扩建项目(太行东街—光明路)也进入收尾阶段,有望9月完工。这意味着主城区南部区域和上党区将实现与高铁片区、高新区快速连通。

  据长治市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,随着东南外环北延、英雄南路改扩建、高新大道长北干线互通立交桥、西南外环快速化改扩建等项目的落地,主城区环城快速通道网络将雏形初现。

  城市快速发展,交通流量越来越大,出行拥堵问题便成为百姓吐槽最多的话题之一。针对这一痛点,今年以来,长治市大力推进断头路打通、瓶颈路拓宽、片区路网完善。用时7天8夜完成了威远门路公交站台改迁,重新施划交通标线,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威远门路交通拥堵、事故频发问题。历时15天改造了芳华巷,畅通了排水系统、改善了出行环境、提升了居民满意度,真正做到“听民意办实事”。4月底打通了纬二十三中支路,连通了英雄南路和延安南路,彻底解决附近片区居民出行难题。主城区12处人行便道断点打通,城南生态苑、北寨片区等配套市政道路及经十五南路西南关路段“断头路”打通工程开工建设,教育园区、神农湖片区配套道路加快推进。这些项目的实施,让城市道路品质持续提档,市政路网不断优化,极大拓展了市民生活半径,为城市发展打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开了新空间。

  8月5日,长治市上党区一中家属楼的张奶奶站在自家楼下,望着脚手架上的工人,眼里满是期待。

  她身后的小区里,破碎机正轰鸣着啃食坑洼的水泥地,工人们挥汗如雨地为斑驳的墙体披上保温外衣。

  这一幕,正是长治市老旧小区“蝶变”的缩影。这些建于上世纪的老社区,基础设施缺损、环境质量差、安全隐患多,不过随着政府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速度的加快,这些“高龄”小区焕然一新,配套设施更加完善,人行道也变得更加舒适便捷,实现了一场从“生存”到“生活”的“蜕变”。

  据了解,今年,长治市老旧小区已经新开工改造124个,共351栋楼、100.46万平方米,涉及1.09万户,还要再开工134个,共445栋楼、163.84万平方米,涉及1.52万户。通过制定“菜单式”“一区一策”改造方案,改造老旧管网、硬化破损道路、施划停车设施、翻新建筑立面、增设挡雨车棚、提质小区绿化,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,老城居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,彰显了城市治理的精度与温度。

 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,只有始终将人民需求放在首位,城市建设成果才能真正惠及人民。改造过程中,从改造方案的制定,到施工质量的监督,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居民需求。

  长治市各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以及社区、物业、居民建立了五级监督机制,全程保障施工质量。今年全市累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7.63亿元,市区两级积极落实配套改造资金,确保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落到实处,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。

  地下管网是城市运行的“生命线”,其建设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民生保障能力。长治市聚焦供水、排水、供热等影响群众正常生活、城市安全运行的关键领域,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更新改造。市供水保障管线及配套设施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%,预计国庆节主线完工,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城市供水稳定性,全面保障居民企业用水需求。和平东街、太行南路、纬二十五路3条道路雨污分流及顺泽西街易涝点治理改造完成,紫金西街、经九路、太西一巷、广场西巷及西二环石子河桥雨水泵站加快施工,城市排水系统正在逐步完善,防洪排涝能力不断提升。主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、四区两县供热大环网抢险指挥中心及中继能源泵站、长北污水处理厂排水能力提升、滨湖区污水处理厂建设、主城区和长北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及水质提升等13个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有序推进,将为提升城市承载力、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。这些“看不见”的工程,将成为城市运行的坚实后盾,能保障城市在面对各类风险时保持稳定运行,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。

  夏末时节,长治市改造一新的威远门路与河水、绿树、草坪相互映衬,勾勒出车行绿荫中的美丽画卷。

  威远门路位于长治市区中心,南起五一街,北至北环街。是市区南北连接的重要通道。但随着沿线学校、医院、商户、住宅小区日益密集,交通流量越来越大,旧的公交车停靠站、行人驻足岛卡在路中间,逐渐成为交通运行的“梗阻”。

  今年3月,秉持“消除隐患、缓解拥堵、适度改造、保障路权、节约投资”的原则,市政部门对该路段内的16个公交站台,全部分类迁移、合理撤并,并变更为港湾式站点。同时,因地制宜恢复绿化带,实现了道路双向四车道的连续顺畅,释放了路口空间,消除了安全隐患。

  自3月份城市道路品质提升行动启动以来,长治市已完成城区17处交叉路口生态渠化岛建成投用,3个正在建设中,重新分配路口路权、合理调整行驶轨迹、增设二次过街设施、改善提升景观绿化,不仅提高了机动车通行速度,还保证了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安全。长兴路和紫金街人行便道品质提升全速推进,便道绿化瘦身拓展行人活动空间,打通人行便道断点,整治行道树坑凸起破损,施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域,增设休憩座椅,通过一系列改造,实现了街道空间优化,景观品质提升,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。持续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整治,潞泽桥和小西门桥加固工程开工改造,更换890套影响行车安全的窨井盖,安装523个安全防坠网,清挖8160座雨水井,道路通行更安全,城市排水更顺畅。焕然一新的道路不仅显著提升了通行效率,更成为展现城市新风貌的亮丽窗口。

  以项目集聚动力,让城市释放活力。一个个大项目、好项目从图纸变成窗外的风景;一处处小改造、微更新让市民呼声变成幸福感受。长治市主要领导表示,要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,大力谋划实施项目建设,努力打造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