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铺电信设施把路扒开,搞几个月好不容易铺好,明天又要扒开整雨污分流,后天又弄暖气管道。
如此频繁的修路,不仅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过往车辆的通行,附近住户上班、回家也都受到不小的影响。
不仅仅是南辛庄中街如此,在当地市民看来,整个济南的马路就是在不断的“修修修”。
据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表示,仅9月份,济南就报批了500条道路要进行施工。
通过网友们的留言,大家才发现,搞这种盲目的工程建设,既不是济南独有,也不是山东特色,竟然还是“全国一盘棋”。
马路修起来是为了给老百姓提供通行便利,现在倒好,成了挖掘机、推土机们一展身手的舞台。
有市民质疑,既然几次工程的间隔这么短,为什么在开工之前,不能做好统一的规划。
挖开一次就把所有的项目都整好,既提升了工作效率,又节省了施工的时间,还避免了资金的浪费。
况且,济南市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《济南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》明确规定:
据住建局工作人员的解释,他认为类似管线施工,不属于道路的改扩建,自然不受条例的约束。
不得不说,这样的解读也很有想法,听得出来,此人语文学的很不错,对字眼抠的很细。
一是,如果《济南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》就像工作人员说的那样,当初发布条例的时候,就是用文字来游戏群众。
二是,如果立法的初衷是为了保证“十年不挖”,那么这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个工作人员的解释,就是在用文字来玩文字游戏。
安装电信设施,铺设暖气管道,搞雨污分流改造,肯定都是有利于老百姓的民生工程。
既然都是好事,却引来群众的吐槽,那我们的有关部门,在工程规划、建设审批等流程上,就明显出了问题。
“厉行节约、阳光行政”,是近年来中央大力推行的举措,各级地方政府更应该积极响应。
当然,也不能排除确如施工方所说,以现有的条件,无法做到完全的“一次性”施工。
能在一块干的活就不要分开搞,实在凑不到一起,也要利用项目公示,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。
就像此前媒体报道的,广州上调自来水收费价格,17名听证会代表一致表示“支持”改革方案。
广州的老百姓真的这么善解人意,通情达理到一致去共情自来水公司的“不容易”?
政府关注民生本是好事,最后却演变成了让老百姓诟病的“道路病”,也真的让人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