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业人员取得相关安全生产资质认证,既是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,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石。今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,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张春生建议,通过简化优化培训与复证流程、统一全国资质标准等有效举措,构建高效、灵活、规范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资质管理体系。
张春生在基层调研时发现,炼化企业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需定期完成取复证工作,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常常会遭遇培训资源短缺、考试排期滞后、复审时间偏长等状况。部分部门间资质互认也不够充分,以石油化工行业的电工、脚手架搭设人员为例,他们需同时持有应急管理部门的“特种作业操作证”和住建部门的“建筑施工特种作业资格证”。对于从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业人员而言,繁复琐碎的取复证过程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还可能因资质空档期被迫停工。
张春生建议,改进培训形式与复证流程,采用“学分累积制”替代固定周期复审,允许从业人员通过线上培训、实践考核、参与安全演练等方式累积学分,达到规定学分即可自动延续资质有效期。同时,简化材料提交流程,关联社保、纳税、企业信用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等信息,减少纸质证明材料。
关于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资质互认,张春生提出,由国务院相关部委牵头,明确通用资质与行业特殊资质清单,梳理、合并同类资质证书。建立跨部门互认机制,推广“一证通”模式,使持证人员在跨地区、跨行业从业时,无须重复考核。此外,打造全国资质数据库,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,打通应急管理、人社、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壁垒。
2010年,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》并附上特种作业目录,以保障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。随着时代发展,特种作业目录逐渐暴露出与新形势不相符、不适应的问题。
“比如,‘高处安装、维护、拆除作业’涉及范围过宽,实施准入的人员数量过多;新兴工种(如无人机操作、智能设备运维)尚无明确资质标准。”张春生建议,及时修订特种作业目录,进一步准确界定特种作业人员范围,并新增无人机操作、智能设备运维等新兴领域资质标准,为新兴产业安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